品牌 | EanGul/研谷 | 货号 | D4007E |
---|---|---|---|
规格 | 1g | 价格 | 320 |
供货周期 | 现货 | 说明书 | 点击下载 |
G418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,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中,尤其在稳定转染细胞的抗性筛选中扮演核心角色。以下是详细介绍:
1. 化学特性
- 分子式:C₂₀H₄₀N₄O₁₀·2H₂SO₄,分子量692.71,白色粉末,溶于水或甲醇。
2. 作用原理
G418通过结合原核(70S)和真核(80S)细胞的核糖体,干扰肽链延伸,阻断蛋白质合成,从而对细菌、酵母、植物、哺乳动物细胞等产生毒性。
- 抗性机制:转染细胞若整合新霉素抗性基因(如`neo`),可表达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(APH),该酶修饰G418使其失活,赋予细胞在含G418培养基中生长的能力。
储存条件
2-8℃,有效期4年
实验操作指南
1. 浓度优化(杀灭曲线建立)
不同细胞对G418敏感性差异显著(100–1000 μg/mL),需预先实验确定最佳筛选浓度:
- 步骤:
1. 将未转染细胞稀释至1000个/mL,铺板;
2. 设置梯度浓度(如0~1100 μg/mL);
3. 培养10–14天,选择100%杀死细胞的最低浓度作为筛选浓度。
- 典型参考浓度:
| 细胞类型 | 筛选浓度 (μg/mL) | 维持浓度 (μg/mL) |
|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哺乳动物(如CHO细胞) | 400–1000 | 200 |
| 植物细胞 | 25–50 | 10 |
| 酵母 | 500 | 125–200 |
| 细菌 | 16 | — |
数据来源:
2. 筛选流程关键点
- 加药时机:转染后24–48小时加入G418,避免过早(基因未表达)或过晚(未转染细胞过度增殖)。
- 培养基更换:每3–5天更新含G418的培养基,避免活性下降;后期可降至筛选浓度的一半(维持阶段)。
- 支持阳性克隆生长:
大量细胞死亡时(约第6天),使用条件培养基(50%新鲜培养基 + 50%高汇合度同种细胞培养上清)提供生长因子,改善存活克隆状态。
3. 单克隆分离与验证
- 方法:有限稀释法、套环法或刮除法分离抗性克隆。
- 稳定性验证:筛选后需传代≥10次,并二次加压筛选,排除未整合外源基因的细胞。
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
1. 关键操作规范
- 避免合用其他抗生素:青霉素/链霉素等可能竞争性抑制G418,干扰筛选效果。
- 配制校准:根据产品批次效价换算实际称量值(公式:`(1000/A₀) × A₁ = A₂`,A₀=效价,A₁=目标活性浓度)。
- 储存条件:干粉室温避光保存,溶液需-20℃储存,避免反复冻融。
2. 常见问题解决
- 细胞死亡延迟:G418需2–3天才显效,快速增殖细胞更易被杀死。
- 克隆形态异常:外源基因整合可能改变细胞生理状态,需WB/PCR验证表达稳定性。
- 筛选失败:可能因浓度不足、细胞密度过高或抗性基因未有效整合。
产品仅供研究使用,不适用于人或动物的体外诊断与治疗。
由于实验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,以上说明仅供参考,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。
应用领域
1. 稳定转染细胞株筛选
- 用于筛选携带`neo`抗性基因的细胞,如哺乳动物、植物或酵母细胞的转基因实验。
- 常见场景包括基因过表达、基因敲除(如CRISPR-Cas9系统)及转基因动物模型构建。
2. 抗污染特性
G418本身具有广谱杀菌效果,可抑制细菌和真菌污染,在筛选过程中减少额外抗生素的使用。